上個週末,中國男籃在世界盃的最後一場比賽中,以21分之差不敵菲律賓,總體小組成績1-4徹底結束了本屆賽事的征程,也再一次面臨無緣奧運會的 窘境。 而在過去40多年一直臣服於中國的日本男籃卻以小組成績3-2力克歐美勁旅再度挺進奧運。 一週過去,熱度減弱,批評的聲音也被更多的遺憾和無奈取代,似乎中國男籃也淪落到了男足的境地,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。 相比較大多數媒體和評論都停留在針對某些球員,或者歸咎於某一任教練,或者是籃協的領導,或者是球員選拔機制、CBA聯賽體制甚至是整個籃協的培訓體系,我倒是覺得 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,從更宏觀的經濟層面和視角來看這個問題。
我的背景是經濟學和統計學,所以難免會拿出最接近的樣本數據來做參數,並從經濟學角度來總結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做出大概率的預測。 首先,對於華人運動員體能的比較,最能參考的是東亞黃種人,而最接近我們的可以說就是日本和韓國。 其次,從大國人口角度來看,全世界超過1億人口的14個國家裡,中國排第2,日本排第11(韓國是5000萬人,排名第27),球員天賦在人口機率上來說日本 也是最接近中國的。 第三,我認為籃球也好,足球也罷,運動成績的好壞,其實和一國的經濟水準和民眾意識有著密切的關係。 基於上述三點,那我就試著把日本男籃和男足的成績與其經濟發展相掛鉤,再來比較中國,看能否給大家找到一些規律並給大家一些啟發!
先看日本男足。 日本男足的成績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期間1970年1990年前基本無足掛齒,無論是參賽資格、參賽場次或參賽成績基本被同期的中國吊打。